三级指标 |
分值 |
自评得分 |
2.3.6 标准与资源开发 |
1 |
1 |
2.3.6.1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标准情况与成效 (1)企业高度参与,开展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依照国家最新专业设置标准,认真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规范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完善双证书制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各专业在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研讨,部分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进行制订。例如应用化工系,成立化妆品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7名行业高管和专家为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制定近三年的化妆品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连续多年邀请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楷洽化工有限公司和广东雅丽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相关专家共同制订应用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标准建设。2022年,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工作,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与广东碧隆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产业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建设成集产学研创为一体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形成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校、企、学生、社会共赢局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吸引企业、政府投入,形成多方协同共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实体组织。学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在教学标准和资源开发方面,结合校企协同育人,为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开设《技术创新方法》等实用课程,增加生产过程管理的教学内容及企业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内容,积极探索精准对接共建机制。学校积极推行1+X证书试点,制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开展12个证书试点,结合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对相关课程进行了改革,将课程与“1+X”考证和学生专业技能大赛相融通,校企合作制订相关课程标准,推进课证融合,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3)加强校企教学队伍建设,实施企业人才标准培养。2022年,学校共聘请校外行业企业专家共54人次,参与到各专业课堂教学,将行业企业人才标准融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中,将行业企业岗位需深圳市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很大程度弥补了本校教师在岗位需求标准控制方面的不足;校企教学队伍密切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信息资源,共建教学资源库,收到较好成效。 (4)加强课程标准研究,推进专业课程标准建设。在专业课程标准建设方面,各专业选用试点课程进行课程标准研究和试行。在“2016-2020”和“2019-2021”创新强校项目中,共有18个课程标准研究项目立项。大部分已完成并通过了学校组织的专家验收。2022年1月,林若波教授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2版)作为“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拟推荐教材,通过省教育厅遴选。 2.3.6.2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资源情况与成效 通过创强项目立项,校企合作共同开展课程资源开发。一是校级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共有6项校级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立项;二是共有19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通过验收。2022年,学校共出版2本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表15 2022年学校出版的校企合作编写教材
|
||
2.3.6 佐证材料目录 2.3.6-1 2022年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标准与资源情况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