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指标 |
分值 |
自评得分 |
2.2.6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 |
1 |
1 |
2.2.6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 校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工作方针,构建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开展覆盖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方面的诊断与改进工作。 2.2.6.1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1)建设层次分明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构建起包括教学工作委员会、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系(部、院)、学生信息员等“六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2)构建职责清晰的质量保证执行体系。教学工作委员会全面监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总方向和总目标。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创新强校、教学督导、状态数据平台填报、年度质量报告、适应能力评估等质量管理相关工作。教务处主要监控学校教学工作质量标准或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规程、制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规划及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实施情况。招生就业处主要监控招生、就业、毕业生工作适应状况、用人单位和社会的综合评价等。系(部、院)重点监控本系(部、院)各专业建设与发展、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文件、产学研结合、素质教育等;系(部、院)党总支侧重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生学习状态、毕业生工作状态等方面的质量监控。学生信息员负责收集和传递教学信息。 2.2.6.2 持续推进质量自我保证体系建设工作 (1)明确目标体系。依据《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进行目标任务分解,形成“学校发展目标-二级单位目标-专业建设目标-课程建设目标”组成的目标链。 (2)规范标准体系。专业方面,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标准”与省教育厅“广东省一类和二类品牌专业标准”,制定学校专业运行标准和专业发展标准;课程方面,对照省级精品视频在线课、资源共享课等建设标准,制定学校课程运行标准和课程发展标准;教师发展层面,制定了师资队伍发展标准、教师个人发展标准;学生层面,制定了学生基础性素质标准和发展性素质标准。 (3)健全制度体系。不断加强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制度建设,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质量监督等方面都制定有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现行制度主要有《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章程》《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施方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优化专业结构、密切对接揭阳产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实施方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监控实施办法》《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 2.2.6.3 坚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工作方针,推进诊改实践 (1)学校诊改层面。一是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建立以质量为核心和纽带的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制度体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2+0.5+0.5”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坚持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与改革创新,出台《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体系提升工作方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优化专业结构、密切对接揭阳产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实施方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施方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实行人事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健全岗位管理机制,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与管理。 (2)专业建设诊改方面。一是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和药学两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诊改工作。电子商务专业的军埔电商“双创基地”公共实训中心获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承担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累计为揭阳市培训1.3万人次电商人才,先后承办两届“中国电商人才擂台赛”,三届“中国电商好讲师大赛”;专业教师分别荣获第一届中国电商好讲师大赛银奖、第二届中国电商好讲师大赛华南赛区二等奖、全国三等奖。药学专业承担了国家中医药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项目子课题3项,广东省科技特派员项目2项,已完成药学省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教师团队申报国家专利2项,编写专业教材4部。针对品牌专业建设诊改中发现的问题,学校也将重点改进,设立品牌专业建设办公室,专项统筹负责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督查及改进等工作,同时,大幅增加专业建设的投入。二是积极开展专业群建设诊改工作。出台《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施方案》,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定期主持召开专业群项目建设情况交流推进会议,定期填报《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建设实施情况表》,定期开展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督查及验收。针对专业群建设诊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拓展优质教学资源、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与改善实训条件等措施,着力提高专业群建设水平。 (3)课程建设诊改工作。一是印发《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2022年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4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项目1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3项。二是加强网络在线课程建设。现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门,省级优质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8门,院级精品开放课程27门,院级精品在线课程19门。 (4)教师队伍建设诊改工作。一是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专项负责全校教师培养培训等工作。自2018年至2022年,先后四次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累计180名教师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专任教师的83.7%。二是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出台《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按照组织申报、资格审核、评审确定等程序,每学期开展一次兼职教师认定工作,2022年聘请兼职教师65人。三是印发《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暂行规定》,规定专业课教师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文化教育课、公共基础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每年社会调研时间累计不少于10天。2022年,到企业实践锻炼的专任教师累计64人次。 (五)学生学风建设诊改。一是开展学生学习情况调查。2022年调查9217人次,占应调查学生总数的100%。课堂育人满意度98.43%,课外育人满意度97.90%,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98.35%,公共基础课教学满意度98.51%。二是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学校实行学生评教制,2021-2022学年学生评教参评率为98.78%,比上一学年提高1.73%;教学优秀率45%,比上一学年提高2.55%。三是开展毕业生满意度和雇主满意度调查。调查发现,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83.84%,比上一学年提高4.04%。其中应届毕业生满意度81.20%,毕业三年内毕业生满意度83.75%;雇主满意度为99.05%。 (六)诊改与日常管理融合,确立自主循环提升保证体系。一是执行检查评比制,常抓不懈。教学检查主要采取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期初、期中、期末)、专项检查等方式进行。2021-2022学年日常教学检查8次,定期检查6次,专项检查2次。二是坚持听课制。2021-2022学年学校领导、督导员、教师全学年共计听课6508节,其中校领导听课76节,督导员听课740节,教师听课5692节;领导干部每学年平均听课11节、督导员平均听课20节、教师平均听课15.94节。组织质量跟踪调查3次,学生网上评教2次,学生信息反馈每2周一次。 |
||
2.2.6 佐证材料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