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指标 |
分值 |
自评得分 |
2.2.5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 |
1 |
1 |
2.2.5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 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2.5.1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概况 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印发《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修)订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开足开齐公共基础课。不仅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外语、信息技术、大学语文、美育等公共必修课,而且还开设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地理国情等公共限选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国史、国家安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和人口资源等人文及科学素养教育。 (2)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保证专业(技能)课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坚决杜绝因人设课,保证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2022年,全校总开出1427门课,其中B类(理论+实践课)和C类(纯实践课)分别达到864门和327门,分别占总课程数的60.55%和22.92%。 (3)强化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重达到50%以上。积极推进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的考核评价。2022年,全校平均每门课程实践课时为27.9学时,占计划规定课时数的58.28%。 (4)落实1+X证书制度,推动课证融通。着力推动各专业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2022年,全校共有16个专业开设65门课证融通课程,传感网应用开发、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店运营推广等12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获得省厅认证通过。 2.2.5.2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的工作举措 (1)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一是规划与设计。各系(院)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指导性意见要求,统筹规划,制定专业人才养方案制(修)订的具体工作方案,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生(毕业生)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二是调研与分析。各专业建设委员会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三是起草与审定。结合实际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保障等要求。学校组织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核论证后,提交学校党委会审定。四是发布与更新。审定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按程序发布执行,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通过学校网站等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学校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及时优化调整。 (2)严把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对202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议审核,填写《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审核意见表》,提出意见建议,严把人才培养方案质量。 表11 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审核情况表
(3)强化课程思政,注重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表12 2022年学校课程思政立项统计表
|
||
2.2.5 佐证材料目录 2.2.5-1 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情况报告
|